近日,在市級端午逆水龍舟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曾紀歡的帶領下,廣東醫科大學紅鋒學生黨員實踐服務隊的隊員拜訪了江城傳統逆水龍舟制作技藝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周世賞、周聚兄弟,在傳承四百年的陽江“龍舟世家”學習了解江城傳統逆水龍舟的制作技藝。
據了解,紅鋒學生黨員實踐服務隊由廣東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學生黨員工作室的成員組成,是一支自發組織的三下鄉實踐服務隊,當前走訪實踐地點為江城區中洲街道。該服務隊隊長王毅超告訴記者,此次實踐活動旨在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相結合,既探尋江城龍舟制作技藝背后蘊含的深厚歷史積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亦從中找尋這種專注、堅守、極致追求的精神品格與未來醫者所需的嚴謹、奉獻、仁愛之間的共鳴點。
當天,他們拜訪了當地享有盛譽的龍舟制作傳承人周世賞、周聚兄弟。作為周氏造船家族第十四代傳人,周氏兄弟向青年學子生動展示了這項百年非遺的精髓?!懊克引堉壑谱鞫夹柚匦略O計圖紙,經歷放樣、計算等精密工序,并建立完整數據檔案?!敝苁闲值芙柚P驮敿氈v解,稱江城龍舟由龍頭、戽斗、龍頸、龍身、龍尾五大部分構成,30余道工序環環相扣,不容絲毫差錯。
江城區是逆水龍舟的發源地。近年來,該區利用“龍舟+節慶+旅游”模式,將西瀨社區等老街打造為鄉村文化振興的示范點。周世賞向學子們介紹,江城傳統逆水龍舟制作技藝始于清初。周家自清朝初期第五世祖從東莞遷居江城,便承襲當地造龍舟工藝,并根據江城的水域特點及傳統逆水龍舟比賽模式對本地龍舟進行改良,至今已傳承十五代。周氏家族世代以造船為業,其祖居地西岸村正是四方單白旗龍舟的起源地,目前正全力打造龍舟文化特色村。
紅鋒隊員們親手觸摸龍舟構件,感受木料紋理間的歷史溫度。“30道工序的嚴謹,400年的堅守,讓我們讀懂了龍舟承載的不僅是競渡精神,更是工匠智慧的活態傳承?!睂W生們感慨道,此次探訪為他們打開了一扇觸摸文化根脈的窗口,讓他們得以見證古老技藝在當代煥發的蓬勃生機。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