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市消防救援支隊圍繞“快速接警、快速轉警、高效處警”等環節,開展大話務量實戰模擬測試,并增設衛星電話、短波電臺等設備保障通信,確保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在高壓環境下的快速調度和通信暢通。
當日上午,位于市消防救援支隊5樓的119指揮中心電話鈴聲此起彼伏,8個接警席位全部“上線”,每分鐘接入“報警”電話10到20個。接警員快速接警立案后,各縣(市、區)大隊指揮中心承擔區域警情分流職責,將警情快速傳遞至一線消防員,形成“接警—分流—處警”的完整鏈條。
這是一場模擬臺風大話務量警情處置的實戰模擬測試。市消防救援支隊組織工作人員半小時內不間斷撥打119報警電話,檢驗接警系統的承載能力和人員響應速度。在119指揮中心,該支隊創新采用“一接一輔”協作機制,每個席位配備1名接警員與1名文員,由文員專司警情數據傳達與跟蹤,讓接警員能夠專心接警立案。各大隊指揮中心確保1名干部帶領4名文員專職跟警處警,形成“支隊集中接警,大隊精準分流”的兩級網絡。
該支隊還打破了原來的崗位分工壁壘,動員支隊、大隊兩級機關全體文員統一納入接警力量儲備庫,參與接警儲備及實戰的人員超50人。通過針對性強化培訓,“儲備接警員”均具備基礎接處警能力,最大限度擴充接警資源,為應對高峰話務提供人力支撐。
臺風“韋帕”生成后,該支隊第一時間購置40張衛星電話卡,各級救援指揮人員利用攜帶衛星通話功能的手機進行衛星通話、信息測試,疊加衛星電話、衛星便攜站,能夠同時實現60余路衛星通信。同時,該支隊還部署4套短波電臺,通過天波與地波發送頻段實現對講功能,完成超遠距離通信,有效彌補“三斷”情況下救援信息傳遞不暢的短板。
“力爭在高壓環境下實現接警零漏接、信息零延誤、指令零差錯。”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系列舉措,該支隊不僅構建起臺風應對的人機協同保障閉環,更形成了可復制的應急通信與調度能力提升方案,為極端災害下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了核心防線。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