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雙11”購物節已全面拉開序幕,各大電商平臺促銷活動火熱進行,消費者購物熱情高漲。然而,不法分子也伺機而動,以“紅包福利”“快遞丟失”“返利退款”“虛假中獎賀卡”等為幌子,設置各類詐騙陷阱。為此,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市民應增強防范意識,做到“不明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泄露”,堅持通過正規平臺交易。
記者了解到,近期市公安局陽東分局成功偵破一起利用“網購退款”實施的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今年3月,陽東區居民張先生因網購到假冒產品,在社交平臺發布求助信息。嫌疑人唐某借機聯系張先生,謊稱有“內部渠道”可協助辦理退款,隨后以“查詢費”等名義在一周內騙取張先生2萬余元。經公安機關全力偵查,唐某最終落網。上月中旬,張先生被騙資金已全部追回并返還。
記者從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雙11”期間,消費者需警惕幾類高頻騙局。一方面,假冒客服退款詐騙和虛假購物騙局尤為常見。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訂單信息后,冒充平臺或商家客服,以“商品質量問題”“快遞丟失”等為由主動聯系,誘導受害人點擊虛假鏈接填寫銀行卡號、驗證碼等信息,進而盜轉資金。同時,不法分子還會冒充商家發送所謂“限時折上折”“老客專屬福利”等虛假購物優惠信息,誘騙消費者點擊鏈接輸入個人賬戶密碼。
另一方面,刷單返利、虛假紅包與信用提額等詐騙手段也持續高發。詐騙分子多以“雙11沖銷量”為名,用小額返利騙取信任后,誘使受害人投入大額資金并拉黑消失。各類“分享領百元紅包”“掃碼抽獎”等信息同樣需要警惕,這些活動往往要求填寫個人信息或轉發擴散,實為詐騙。此外,還有不法分子冒充銀行或支付平臺客服,以“雙11臨時提額”為由發送虛假鏈接,誘導輸入銀行卡信息及驗證碼,實施盜刷。
市反詐騙中心提醒,辦理退貨退款務必通過官方平臺,切勿脫離平臺轉賬或掃碼;不點擊任何陌生鏈接,不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接到自稱“客服”的來電,應主動回撥官方電話或通過平臺核實。同時要牢記刷單屬于違法行為,勿因小利陷入更大騙局。如遇詐騙,請保存好證據并第一時間撥打110或96110報警。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