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噴灌系統精準灑下水霧,經過迭代升級的牛大力苗在大棚里茁壯生長,待赴全國各地扎根;另一側,新選育的種苗塊頭飽滿、長勢喜人,充滿生機與活力……這是近日記者走進廣東粵森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南藥,是根植于嶺南水土的瑰寶,也是我市農業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市推進南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集聚發展、科技創新、品牌打造與精深加工,不斷完善產業鏈條,為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沃土育“藥” 推動產業集聚抱團
地處北緯21度的陽江,光照充足、雨熱充沛,山地丘陵地貌多樣,為南藥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春砂仁、牛大力、益智、廣藿香、三叉苦……一批道地藥材和特色品種在此扎根生長。
近日,記者走進陽西縣織乑鎮的陽西縣新農莊種養專業合作社看到,坡地上連片種植的三叉苦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三叉苦是一味常用藥材,全年可持續收獲,適合長期種植。”陽江市寶芝堂南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亮介紹。
依托本地適宜的種植條件,該合作社深耕南藥產業十余年,種植三叉苦、兩面針、崗梅、廣藿香等南藥約1000畝,集南藥選育、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及種源保護于一體,成為當地“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亮麗名片。合作社還通過發展訂單農業,與華潤三九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有效保障了產品銷路。
“上半年,我們推動廣東省南藥(三叉苦)行業種植標準化試點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填補了陽江地區相關領域的空白。”陳世亮說。作為龍頭企業,合作社發揮示范作用,積極探索種植技術,構建標準體系,為三叉苦科學種植提供了規范指引。
合作社的穩步發展,是我市南藥產業扶持培育成效的生動體現。近年來,我市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等項目為抓手,重點扶持了春砂仁、牛大力、淮山、三叉苦等特色南藥產業項目。目前,全市已創建南藥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培育了北慣鎮(牛大力)、陂面鎮(淮山)省級南藥專業鎮,提升了示范基地生產水平和示范帶動效應。
據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南藥面積24.4萬畝、產量3.3萬噸,主要分布在陽春、陽東、陽西。集聚效應不斷凸顯,全市形成多個區域化、特色化的南藥生產集聚區,如以陽春市春灣鎮、春城街道、合水鎮為中心的春砂仁生產基地;以陽東區北慣鎮為中心的牛大力生產基地;以陽東區大八鎮為中心的益智、涼粉草生產基地等。
提質有“術” 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科技創新是南藥產業提質增效的核心引擎。我市各大種植基地和龍頭企業與省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姻”,建立起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展開技術攻關,為南藥注入了“科技芯”。
“看!這是陽東南藥科技小院落地后新選育的品種。”在廣東粵森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大棚,執行總經理林進杰捧起一株種苗向記者展示,“它的根莖(薯)更粗壯,單株產量更高。經過檢測,其核心藥效成分含量也顯著提升,且抗病性更強,在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勝一籌。”不僅如此,該公司原有“粵森1號”品種同步迭代升級,品質持續優化,進一步夯實發展優勢。
去年,廣東省博士工作站與陽東南藥科技小院相繼在該企業掛牌成立。“通過引進高校院所的技術力量,我們在種植與加工環節實現多項突破,不僅實現了優質種苗的規模化繁育,也提升了產品附加值。”林進杰表示,“我們將依托院士團隊,持續開展藥用與食用方向的科研攻關,不斷拓展牛大力的應用場景。”
科技賦能的身影在漠陽大地處處可見。陽春市春砂仁試驗場與高校合作,研制出春砂仁促成花素、促結實素和保果素,緩解春砂仁成花難、成果難和坐果率低等難題;陽江市新湖沉香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各科研機構緊密對接,引進沉香人工結香技術,大幅縮短結香周期,提高種植效益……在專業科研力量的支持下,我市南藥種植技術水平穩步提高,筑牢產業發展根基。
在技術突破與品質提升的基礎上,我市加快推進南藥品牌建設,“陽春春砂仁”“陽東牛大力”“大八益智”等一批地域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陽春春砂仁”入選了十五運會首批鄉村振興類官方特許商品,與化州橘紅、新會陳皮組成“廣東三寶”手信亮相,推動這一地方特產從田間走向全國。
富民有“方” 延伸產業鏈促增收
南藥產業的發展,成為帶動農戶增收、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近年來,我市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模式,以及訂單生產、土地流轉、務工就業、保底收購等方式,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將農戶牢牢嵌入南藥產業發展鏈條。
陽春市恒豐實業有限公司是春砂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園區企業聯農帶農超4000人,園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當地平均水平高15%。其中,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示范帶動緊密型農戶123戶;以收購農戶產品方式帶動農戶3038戶;以流轉土地、入園就業等方式輻射帶動農戶918戶。
“在企業帶動下,我們選用了優質種苗,鮮果靚、味道好、功效好,品質得到了提高。同時,他們還收購春砂仁鮮果,銷售渠道更穩定,不愁賣不出。”參與合作的種植戶張水耀滿意地說道。
富民增收的同時,產業鏈的延伸不斷加速,從傳統種植業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健康服務等領域拓展,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
在廣東粵森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區,牛大力產品琳瑯滿目。“今年我們新開發的牛大力臘腸即將推向市場,牛大力飲料也同步進行了升級。”林進杰介紹。目前,企業已開發出牛大力酒、牛大力花蜜、牛大力湯包等10余種牛大力系列產品,產業鏈不斷延伸,附加值顯著提高。
除了藥食同源產品的深度開發,我市也在積極探索產業融合新路徑,謀劃推動南藥產業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依托春砂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陽春市正積極規劃建設集種植、觀光、科普、體驗于一體的南藥康養旅游線路,加快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陽西縣新農莊種養專業合作社也在探索“農文旅+中藥研學+中醫康養”新模式,為南藥產業注入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