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廣東省野生動物監測救護中心及廣東陽春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等機構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國際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Herpetozoa》上正式發表了兩棲動物新種——陽春角蟾,此物種以發現地陽春市命名。這一重要發現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寶庫增添了新的成員。
據了解,陽春角蟾體型嬌小,但其形態特征獨具一格。當其后肢折疊時,腳跟可以相互接觸;從背面觀察,其吻部呈尖出狀。尤為特別的是,在繁殖期間,雄性成體的第一、二指背側基部長有婚墊,上面密布著細小的婚刺,這是其重要的繁殖特征。
該研究團隊牽頭人林石獅介紹,陽春角蟾主要活躍于降雨豐沛的鵝凰嶂中高海拔地區,棲息環境為清澈的山地溪流及周邊濕潤林地。其雄性個體在鳴叫求偶時,常選擇棲息在距離地面10至30厘米高的植物葉片上。
此次新種的發現不僅進一步豐富了陽江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更是當地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有力證明。林石獅說,陽春角蟾的發現印證了建立和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直接有效的措施。未來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亟待向更精細化、特色化的階段邁進,以發現和保護那些棲息地特殊、不易察覺的珍稀物種。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