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陽東“頭牌”工業強鎮,陽東區北慣鎮的底氣,不只源于規上工業企業破百、在冊工商登記企業逾千的雄厚“家底”,更貴在筑巢引鳳、保障要素、完善配套,敢讓五金刀剪“老味道”與新能源“新氣息”交融共生的闖勁與韌勁。
自2020年入選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點中心鎮以來,北慣鎮便積極發揮聯城帶村“發展樞紐”功能定位,推動產業、民生領域重點項目頻頻上新,城鄉顏值、內涵緊隨“百千萬工程”發展浪潮節節攀高——
總投資6.33億元的珠海(陽江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北慣片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推進超七成,13條道路完成路面澆筑,23公里污水管網織就“污水零直排”網絡;總投資2115.44萬元的美麗圩鎮建設項目完工,三北路、向陽路等主干道“舊貌換新顏”;依托盤活閑置土地、發展物業經濟等重要抓手,全鎮13條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超20萬元,合計年收入逾725萬元。
繼2024年入選第二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后,北慣用好用活1400萬元典型鎮培育資金,持續提升美麗示范主街、美麗圩鎮客廳、入口通道等建設水平,高質量發展步伐愈發穩健有力、提標提速,一個承載超10萬人口宜居生活的“舒適圈”正越變越靚、活力激增……
“七個一”項目完工新地標突顯地方特色
11月14日,記者走進北慣鎮美麗示范主街——金田十路,看到這條自去年4月建成通車后,今年又歷經“白改黑”的工業園區主干道,已成功實現二次升級。約740米的路段,雙向四車道通行順暢,人行道斑馬線、交通標識完備,道路兩旁的機動車、共享單車停放處劃線清晰可見。這不僅為周邊的木森、夏普特二期廠房等項目的順利投產提供了要素保障,還切實為沿線商鋪經營和群眾日常出行創造了便利條件。
抬頭放眼望去,金田十路沿街房屋都“穿上”了暖橙色的外立面“新裝”,廣告招牌、尺寸和遮陽棚均是統一設計風格。步行一會兒,便能遇到休憩的公共長椅?!叭€”整治后,空中如“蜘蛛網”般的線路被徹底清除,再加上草木蔥蘢的綠化帶點綴其間,整條道路既顯清爽有序,又不失煙火氣息。
“環境更好、道路更順暢,這條街的人流量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毖鼐€商戶、匯豐超市老板梁宏觀感嘆道。北慣鎮人大主席黎運建表示,金田十路改造后同步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堵點”和群眾生活的“痛點”,讓營商環境更優、民生福祉更實。
驅車數分鐘,記者來到位于北慣鎮文化中心的又一新晉“打卡點”——北慣鎮美麗圩鎮客廳。這張北慣“新名片”屹立在城鄉之間,一改往日的普通建筑風格,暖橙色的飽滿色調,配合線條感十足的外型設計,讓人初次邂逅便心生好感。北慣鎮文化站負責人黃維信說:“好多群眾都點贊,覺得這幢樓設計得新穎又時髦?!?/p>
步入室內,正中心的紅色龍舟模型首先映入眼簾,揭示了北慣人與那龍河、龍舟文化相生相伴的歷史記憶,粵森牛大力、王麻子刀具、瑞蓮炒米餅等當地特色產品被擺放成圈,加上四周關于北慣歷史沿革、特色文化、城鎮規劃、建設成效等圖文和視頻介紹,立體地訴說著該鎮“百千萬工程”建設實踐成果。展廳、會議室和門外廣場、“唇旅咖啡廳”的組合,賦予了這一“客廳”多功能的“待客”屬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美麗示范主街及房屋外立面提升樣板、美麗圩鎮客廳,位于原國道325線東鶯段至金田十路的美麗鄉鎮入口通道,沿線起于“十八子”公司、終于北慣高速出口的B5風貌示范帶,以及位于北慣鎮政府中心廣場的“美麗綠道及綠美生態小公園”等項目均于今年落成。這也標志著,北慣鎮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項目全面完工,如今供北慣居民遛娃、健身、休閑娛樂的新地標越來越多。
北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永章介紹,美麗圩鎮“七個一”項目建成的核心目標,是打造展示北慣形象、歷史文化、未來規劃等的窗口,也為本地居民和外來務工者創造一個集休閑、交流、文化、服務于一體的公共生活空間,同時為本地特色產業提供產品展示、電商直播、商務洽談的多功能平臺。“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增強其運營功能,凸顯地方特色,深化‘七個一’項目成效。”陳永章說。
工農商融合發展 村集體多渠道增收
走進北慣,兩大產業園區撐起了工業發展的“四梁八柱”——廣東陽東經開區與珠海(陽江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東西呼應,形成了五金刀剪、智能電子、機械裝備、高品質緊固件及新型儲能裝備制造的多元產業矩陣。2024年,北慣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8.84億元,限上銷售額完成43.4億元。
如何讓工業強鎮的村集體經濟與工業經濟美美與共、齊頭并進?陳永章回應:“必須因地制宜,借力打力,走工、農、商融合發展道路?!倍@種靠“工”興“農”的思路,在省“百千萬工程”第二批典型村——赤光村的發展軌跡可見一斑。
赤光村盤踞北慣鎮中心地帶,因連接北慣新圩和舊圩,地理位置優越,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百萬元。赤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梁澤驅告訴記者,近幾年,隨著北慣鎮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城鄉融合的推進,村內常住人口總量呈上升趨勢。
去年底,由赤光村委會、北慣鎮匯豐百貨、陽江市互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赤光村商業綜合體項目”動工開建,致力于通過“村委會+匯豐廣場+公司”運營模式,打造一個集百貨商超、日常餐飲、特色夜市等業態于一體的商業新地標,同時引入夜市地攤經濟等新業態,為周邊流動攤販提供固定場所,從而緩解鎮區亂擺賣、亂停放問題。歷經一年,該項目建設現已進入尾聲,預計明年元旦可全面開業。
記者走訪施工現場獲悉,赤光商業廣場占地1.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項目位于北慣鎮瑞和路繁華路段,連接向陽路、教育路、振興路等鎮區主干道,交通四通八達,綜合體主建筑輪廓已現,匯豐百貨超市、兒童游樂場、大眾服裝店、快食品牌店均在抓緊裝修。一旁的餐飲街已有10多家商鋪進駐,于今年9月開始營業,居中一排共享桌椅,可為群眾提供便利。
“建成后,單是我們超市就能提供60多個就業崗位。整個廣場目前招商非常順利,滿租狀態下會有三四十家商戶,預計工作人員會超過上百名,促進村民與村集體‘雙增收’?!绷汉暧^在北慣經營著多家超市,身為北慣鎮商會會長的他,去年決定積極響應“百千萬工程”的號召,投資1000多萬元,目標將赤光商業廣場打造成滿足群眾“吃、喝、玩、樂、購”的好去處、休閑地。
梁澤驅介紹,赤光商業廣場地塊為臺商投資的互利房地產公司所有,該公司開發附近的錦繡天地小區多年。赤光村集體通過參股經營,和鎮區企業共建共享,預計每年可增加約10萬元紅利收入。另外,匯豐百貨超市將設特色農產品專柜,助力北慣牛大力、臺丹絲苗米等特色產品在“家門口”實現產銷兩旺。
在赤光商業廣場旁的益萬家超市,亦是村集體依托周邊商貿繁華、深挖人口聚集紅利的又一創收項目。去年,赤光村將瑞和路的6000平方米留用地交由益萬家超市開發建設商超綜合體,穩定實現年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30萬元。
“益萬家超市、赤光商業廣場等項目落地,不僅可滿足周邊上萬群眾的多元消費需求,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鎮村人居環境綜合品位?!标愑勒卵a充說,赤光村還出租5萬平方米留用地給萬象公司,由國企統一規劃、提升、改造,每年可穩定增收102萬元,所得收入實實在在地補貼村民購買養老、醫療保險。預計2025年,赤光村集體經營性總收入可增至150萬元。
未來,赤光村計劃將瑞和路未發包1.2萬平方米留用地,打造成蔬菜批發市場和三鳥市場,補齊北慣農貿市場容量不足短板。其中2000平方米土地建設流動攤位,帶動村民就業創業,打造“北慣宵夜”網紅打卡點,預計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每年增收300萬元。
民生工程贏民心 群眾幸福感更強
北慣鎮域總面積125.1平方公里,下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內常住人口約5萬多人,加上工業園區外來人口約6萬人,這片繁榮的熱土上,孕育著約11萬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乘著“百千萬工程”建設的東風,北慣以實施民生項目為抓手,搶時效、展擔當、贏民心。
“以前北慣鎮衛生院屬于一級醫院,現在改造成陽東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療設備、人才團隊都相應升級成國家二級醫院配套,新增設了普通CT、口腔CT、胃腸鏡檢查等服務,加上就醫環境改善,來看門診的群眾明顯增多了?!北睉T鎮衛生院院長林顯匠介紹,今年5月,該院綜合樓建成投用,工作人員日以繼夜,待人員、設備等全部搬至新樓后,才投入舊門診樓拆除工序?!澳谴未蟀峒?,我們一天門診都沒耽誤,就是不想影響群眾就醫?!绷诛@匠說。
在北慣,養老、教育等熱切需求均得到有效傾聽、一一回應:北慣敬老院作為全市首個公建民營社會化改革試點,輻射服務周邊5個鄉鎮老人,長者飯堂開放運營,讓老年群體安享幸福晚年。目前,該院累計入住老人85名(特困老人48名、社會養老人員37名),養老床位增至168張,分別比2021年改革試點前增長174%、38%。
前不久,北慣鎮初級中學新增設的學生飯堂投入使用,每日可為全校近1600名師生提供可口飯菜。作為陽東區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強公辦學位建設的又一有力舉措,遷建北慣中心幼兒園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明年3月完工、9月招生開學。
另外,北慣鎮垃圾中轉站已取得用地批復,設計方案已編制完成。待建成后,將有效提升人居環境,完善園區鎮區生產生活配套,增強圩鎮服務功能和綜合承載能力,為打造更加完善的服務圈、興旺的商業圈、便捷的生活圈筑牢硬件基礎。
隨著一批民生項目、民心工程遞進式實施,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與日俱增,北慣逐步構建起“園區—圩鎮—鄉村—企業”共建共享的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格局。
■ 產業實踐——
拓寬“新空間” 跑出“加速度”
作為陽東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區域交通樞紐與經濟貿易中心,近年來,北慣鎮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吸引一大批有志之士聚集創新創業,目前在冊工商登記企業增至2100多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01家、高新技術企業37家、“專精特新”企業19家、“小巨人”企業1家、限上商業企業33家。
新、老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用地保障”這一關鍵支撐。自2021年以來,北慣鎮累計征地153萬平方米,供地77萬平方米,妥善處置“批而未供”土地,為海博思創、大連融科等新能源企業,以及王麻子科技等傳統優勢企業掃清用地障礙,亦為產業深度融灣、更多大企業大項目落地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我們要讓企業‘拿地即能建、建成即投產’,把區位優勢真正轉化為發展勝勢?!标愑勒抡f。
與此同時,園區標準廠房也為企業入駐提供了極大便利。2023年10月,投資3.2億元的珠海(陽江萬象)產業轉移工業園一期標準廠房完工,占地5萬平方米;投資6.5億元的二期項目緊隨其后,11萬平方米的新空間將成為陽東緊固件產業集群的“新搖籃”。另外,中國(陽江)儲能裝備制造產業園火熱建設中,讓北慣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賽道上再添“新”砝碼。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